小议残煤开采的巷道布置 摘要:文章根据衰老矿井的实际,分析了残煤开采的适用条件,提出了残煤开采中合理布置巷道的方案。对衰老、储量枯竭的矿井,应利用现有生产系统和设备进行改造与延深,以提高资源回收。在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的选择上,应本着残煤不残采的原则,充分利用综采放顶煤等先进技术,保证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制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残煤开采巷道布置防火顶板 西安煤矿是 20 世纪 50 年代投产的老矿井,原设计井田开拓方式为立井阶段石门,开采范围走向长 3.7km,宽 1.0km,面积为3.7km2,开采标高-65~-390m 水平之间,可采煤层有两层,上煤厚 6~8m,下煤厚 16~20m,自燃发火期为 3~6 个月,设计年产量为 90 万吨/年。立井报废后改为斜井片盘分区石门开拓。到“十五”末期,已经全部进入残采和复采阶段。 一、残煤赋存特征 所谓残煤是指生产矿井储量损失表已经填报的那一部分损失量(主要是设计损失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以及转出、注销、报损及表外储量。一般为井田煤柱,区间(阶段)煤柱,落后采煤法的损失量,丢失的顶底煤,遗弃薄、劣煤以及零星块段等。 1.煤柱。 (1)区间(阶段)煤柱及大小绞车道煤柱,这一类型的煤柱在生产矿井损失量中占有一定比重,其储量一般占采区工业储量的 15%~20%; (2)因灾害事故而留设的隔离煤柱,如火、瓦斯事故;以及因着火而没有开采的区域; (3)井田境界煤柱:即各井田之间留设的技术境界煤柱,一般留 20~30m。 2.浮煤:重点是落后采煤法的采区,由于在落煤过程中被顶板岩石冒落所覆盖,因此遗留了大量浮煤。 3.底煤:主要是落后采煤法在掘进期间没有沿煤层底板送道,造成开采中丢底煤。而且由于采优弃劣,个别井区的小槽煤及煤层底板附近 1.5~2.0m 的劣煤亦往往遗弃不采,丢失大量资源。 4.地质构造复杂区段,由于受断层切割褶曲影响,往往丢失大量煤柱或顶、底煤。 二、采煤方法 由于残煤煤体不连续、疏松易冒的特点,以及瓦斯含量相对减少的实际情况,以利于顶板管理,利于消防火和瓦斯管理出发,经多年开采实践,逐步形成了按煤层厚度、倾角分类的几种采煤方法: 1.煤层倾角小于 25°,煤层厚度大于 6.0m,选用单一长壁全陷扒顶煤采法(单扒)开采。此采法为负压通风,由于倾角小于25°,支架稳定性易于实现。煤层厚度大于 6.0m,使工作面顶板易维护,避开掘进准备过程中的冒顶而影响回采。 2.煤层倾角大于 25°小于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