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 论文摘要针对淮北地区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意见。 小麦获得高产的基础是科学种植,而科学种植的关键是抓好小麦生长期间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针对淮北地区小麦的病虫草害发生特点,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特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意见,供大家参考。 1、9~10 月份(播种期)防治 主要防治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及地下害虫。 1.1 精选高产抗病虫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虫品种,可以减轻病虫危害,促使小麦幼苗生长健壮,为小麦丰收奠定基础。 1.2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淮北地区实行的主要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之一,可减少生长期的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应用比较普遍。 (1)播种前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mL 加 20%粉锈宁乳油150mL,或 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g,对水 5~6kg 拌麦种100kg,堆闷 2~3h 后再播种,可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用 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 60g,拌麦种 100kg,或用种子重量 0.2%的 33%纹霉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纹枯病。 (3)可采纳小麦专用拌种剂拌种,使用量按种子量的0.20%~0.25%拌种,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3 土壤处理 用 40%甲基异柳磷拌麦糠或毒土,或用 3%辛硫磷颗粒剂45~60kg/hm2 进行土壤处理,能有效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翌年 2~4 月份(返青期至拔节期)防治 主要防治白粉病、纹枯病、锈病、麦蜘蛛、麦蚜及麦田杂草。 (1)用 20%井冈霉素 750g/hm2,或 20%粉锈宁乳油750mL/hm2,或 12.5%腈菌唑乳剂 2000 倍液,或 20%三环唑 500倍液均匀喷施,视病情进展连喷 2~3 次,每次间隔 5~7d,可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 (2)用 40%乐果 1500~2000 倍液,或 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或 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 2500 倍液,或 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4000 倍液均匀喷雾,防治麦蚜、飞虱效果好,无污染,无公害,还可保护天敌。 (3)防治麦蜘蛛,可使用哒螨灵、三氯杀螨醇、单甲脒、双甲脒等杀螨剂及阿维菌素类农药,也可用 4.5%甲敌粉或 50%辛硫磷 200mL 拌细土 30kg 均匀撒施,然后用绳子或竹竿将麦叶上的毒土抖落在地面上,效果好,并可兼治麦蚜。 (4)化学除草。冬前防除一般掌握在杂草基本出齐时使用,在杂草基本出齐的情况下越早越好。一般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