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狐假虎威故事教案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教材《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班故事单元,具体章节为《狐假虎威》。故事内容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欺压其他小动物,最终被小动物们识破并教育它改正错误的故事。教学内容涉及故事情节理解、角色性格分析、道德观念教育等方面。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能复述故事主要情节。2.培养学生分析角色性格,懂得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角色性格,理解故事寓意。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头饰、小道具等。2.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生活中狐假虎威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新课导入:a.播放故事课件,让学生跟随课件观看故事。b.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c.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3.例题讲解:a.提问:故事中的狐狸为什么会被小动物们识破?b.分析: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欺压其他小动物,但最终因自己的行为暴露出真实面目。4.随堂练习:a.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b.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避免在生活中成为狐假虎威的人。b.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六、板书设计1.板书《狐假虎威》2.板书内容:a.故事主要角色:狐狸、老虎、小动物们b.故事情节:狐狸欺压小动物,最终被识破c.道德观念: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故事插图。2.答案:学生作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教学策略。2.拓展延伸:a.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续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b.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2.教学目标的制定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教学过程的实施5.板书设计6.作业设计7.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明确指出幼儿在本次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例如:1.知识目标:幼儿能复述故事主要情节,了解故事角色特点。2.技能目标: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幼儿能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应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在本节课中,难点在于分析角色性格和故事寓意,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四、教学过程的实施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幼儿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新课导入:利用故事课件、图片等教具,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3.例题讲解:针对故事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寓意。4.随堂练习:设置角色扮演和讨论环节,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五、板书设计1.板书《狐假虎威》2.板书内容:a.故事主要角色:狐狸、老虎、小动物们b.故事情节:狐狸欺压小动物,最终被识破c.道德观念: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六、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故事插图。2.作业要求: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七、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a.组织故事续编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b.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通过亲子活动、家庭讨论等形式,将教育延伸至家庭,增强教育效果。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故事时,注意语气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点。2.在提问和讲解环节,保持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以便幼儿理解。二、时间分配1.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2.在新课导入和例题讲解环节,适当增加时间,以确保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和道德观念。三、课堂提问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2.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