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接受手术治疗的 90 例患者为讨论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比组和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比对比组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比对比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近期接收妇产科手术治疗的 90 例患者为讨论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比组和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各 45 例。其中对比组患者年龄为 2~70 岁,平均年龄为(36±19.63)岁;这些患者中包括产科手术 25 例、妇科手术 15 例、小儿外科手术 5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 2~68 岁,平均年龄为(35±19.03)岁;这些患者中包括产科手术 30 例,妇科手术 10 例、小儿外科手术 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1.2 方法。1.2.1 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也就是术前常规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实行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 。1.2.2 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主要包括:①手术室护理小组的组建。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接受循证护理培训,即相关注意事项和措施等[1-2]。有效的结合患者的基本需求和护理措施,并通过查阅临床相关问题,保证为患者制定的护理方案更加有效;②让患者在术前服用地西泮(5mg),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嘱咐患者在术前4h 禁水,术前 6h 禁食;③术后使用温盐水擦拭洁净患者皮肤上的血渍,再使用消毒液对其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为患者穿好衣物或者盖好被单后把其送回病房[3],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对其卧床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并把手术的成功性告知意识清醒的患者,让你放心;④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等对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计划,并严格根据计划内容执行。1.3 推断指标。对两种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观察。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保证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是在其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各量表分为 0~100 分,50 分为临界值,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得分呈正比例关系。向出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