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戏曲文学说唱形式运用

戏曲文学说唱形式运用_第1页
1/52
戏曲文学说唱形式运用_第2页
2/52
戏曲文学说唱形式运用_第3页
3/52
戏曲文学说唱形式运用 说唱形式是一种民间艺术,它产生于我国先秦时期,周代的俳优中专以谐谑滑稽之言行娱人,即职业说唱者。今存我国最早的说唱文学作品是战国末期儒学大师荀况借用民间说唱形式仿作的《成相》。唐代的说唱伎艺有词文、俗赋、话本、变文四类。宋金元时期的说唱伎艺进展迅猛,品类众多,有话本、鼓子词、赚词、诸宫调、涯词、陶真、道情、叫果子、莲花落、说唱货郎儿、驭说、词话以及各种杂曲小唱等。明清时期的说唱伎艺有弹词、鼓词、宝卷、木鱼书、俗曲、评话、子弟书、岔曲、单弦等。说唱伎艺对我国传统戏曲的形成和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本文主要选取几种韵文性质的说唱形式,如词话、缠令、缠达、鼓子词、道情、叫果子、莲花落、货郎儿、评话,来检视一下它们如何被我国传统戏曲吸收,并对戏曲文体的生成以及俗文学特质的构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几种说唱形式 缠令、缠达是北宋说唱形式。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 ’ ; 引 子 后 只 以 两 腔 互 迎 , 循 环 间 用 者 , 为 ‘ 缠 达 ’ 。 ”[1]97《张协状元》第五十三出套曲为缠令:【紫苏丸】【迎仙客】【幽花子】【和佛儿】【红绣鞋】【越恁好】(缺尾声)。第十四出、第二十出套曲吸收了赚词之体:【薄媚令】【红衫儿】【赚】【金莲子】【醉太平】【尾声】,【醉落魄】【四换头】【赚】【绛罗裙】【呼唤子】【尾声】。在北套中,缠达体的套数更多。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例举了《陈抟高卧》的第一折、第四折所用曲,《看钱奴》第二折所用曲,《张千替杀妻》第二折所用曲,均为缠达体套数。现略示几例如下:(1)《单刀会》第二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叨叨令】【尾】。(2)《荐福碑》第二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滚绣球】【倘秀才】【醉太平】【倘秀才】【滚绣球】【呆骨朵】【倘秀才】【滚绣球】【煞尾】。(3)《西蜀梦》第一折:【仙吕?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醉中天】【金盏儿】【醉中天】【金盏儿】【煞尾】。第一例【端正好】曲为引子,以【滚绣球】【倘秀才】二曲循环互迎,是典型的缠达体;第二、三例则是北套中缠达体的变化形式,但不难看出其基本形式仍然是缠达。鼓子词为宋代说唱形式。因以鼓伴奏,故名。一篇鼓子词只能使用一个词调,最少可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戏曲文学说唱形式运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