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乡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和素养教育的逐步深化,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进展这一问题。作为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滞后并且明显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进展,特别是有的老师以”独断专行”的教育行为来捍卫在学生心目中”权威”地位,对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损害;社会上的一些对教育认识的偏差,也使得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进展。 关键词:老师学生心理健康 人类社会的飞速进展,对人的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养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化,人的心理素养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 一、”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在我们平常教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学生说:今日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了或逃学了。 现象之三:老师对考试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这个学生低着着,忍受着老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 现象之四: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五: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 50 遍,再错,罚做 100 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述津”,被罚做 2000 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学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现象之六: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树枝抽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肿得像小馒头,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阴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这些都是笔者所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诊断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而这些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也可以说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