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1~6 年级)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24.2.14 第一部分 前言 1.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加公共事务的能力。 2.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 3.课程基本理念: 面对全体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课程设计思路: 总目标-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具体分解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有四大领域: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 18 个主要概念,分解成 75 个学习内容。每个领域的主要概念分别为:6、6、3、3 个。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每个方面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 物质科学领域物质科学就是讨论物质与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主要概念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5.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6.声、光、热、电、磁都具有能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二) 生命科学领域生命世界包含人、动物和植物等多种生物类群,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这些生物类群得以延续。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主要概念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猎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猎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存。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衍后代,使他们得以世代相传。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 内容白字文件夹 (2)/photo.blog.sina../showpic.html - blogid=9c5a84850102wr7i&url=album.sina../pic/002RwAolzy73CW0ouLnf1 (三)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的讨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