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_0

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_0_第1页
1/30
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_0_第2页
2/30
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_0_第3页
3/30
新闻传播学讨论论文 2024 年新闻传播学讨论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讨论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 2024 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讨论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翻阅 2024 年国内较重要的 10 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讨论的 10 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讨论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新提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新闻学界在论述媒介角色、责任与效能的时新话语。 有的讨论者对应关于和谐社会的特点,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还有的讨论者指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媒体应该凸现“建设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性”较之过去的提法更具时代气息,而“以人为本”则意味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沟通平台,顺应价值观多元化的多中心社会[1]。 同时,也有一些讨论者做了辩证解析: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掩盖问题、报喜不报忧。正视并揭示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不能将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理解为可以回避甚至掩盖社会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大众媒体掩盖社会矛盾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内营造出表面和谐的景象,但只有正视矛盾才能长治久安,实现真正的和谐。“和谐”归根到底是媒体、民众和政府三者互动的结果[2]。 2、新闻伦理与职业法律规范:热点新闻引发的思考 2024 年,新闻伦理与职业法律规范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年内的几起新闻事件不仅带来了有关这一话题的喧闹言说,讨论者也希望能借着这些问题在伦理争论之后达到共识,形成可操作的新闻职业法律规范。 事件之一是老艺术家孙道临要求付费采访,引发新闻业界、学界关于付费采访是非的讨论。付费采访在我国体育和娱乐报道领域已经出现。赞成付费采访的人多认为: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_0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