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范文新闻评论范文 新闻评论评析范文一 专栏评论 老当“易” 壮 “老当益壮”这句格言, 是指思想、 意志、 精神状态而言的, 是说人年纪大了, 志气更 应该豪壮, 不是说人越老精力越壮。 从生理上说, 老不如壮, 人到了老年, 体质减弱, 精力 不济, 毕竟不如青壮年, 这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因此在谈“老当益壮” 的时候, 有必要 谈谈“老当易壮” 的问题。有些老同志常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自勉, 其志可嘉。 但曹操咏这诗句时, 年纪才 五十二三岁, 他虽存“志在千里” 雄心, 尚自喻为“伏枥” 的“老骥”, 而这时的曹操同我 们一些老同志相比, 只能算是“小字辈”。 现在我们不少老干部年逾“花甲” 近“古稀”, 在 体力上, 更不能不正视“老不如壮” 的现实。 再要这些老干部长期地人不下鞍, 马不停蹄, 像十几年、 几十年前那样干, 恐怕就强其所难了。 因而, 我们称道“老当益壮”, 更倡言“老 当易壮”。 易者, 移换, 替代也, 易位于壮也。 此事虽则要按不同的情况与规定稳妥慎重地 进行, 但态度应当积极。 我们的革命事业任重道远, 要像接力赛跑一样, 代代相传地去奋斗。 这就要求我们的干 部队伍, 要适应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不断地新老更替。 尤其在目前, 干部队伍的老化问题 相当严重, 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老当易壮“显得更为紧迫。 半个多世纪来, 革命老干 部在党的领导下, 为开国大业南征北战, 为建国大业日夜操劳, 弹精竭虑,为人民建立了丰 功伟绩。 今日进行建设四化的兴国大业,要攀“十八盘”, 过“南天门”, 上“玉皇顶”, 老 干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但以体力和精力的支付而论, 总是年轻的胜过年老的。 所以各级 领导岗位应当越来越多地由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唱主角, 让他们去负重任、 挑重担。 这里我 们分别看到了两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从人们的年岁增长来看总是“壮当易老”, 即壮年时代 总要进展到老年时代去; 而从领导班子的配置来看, 则相反是“老当易壮”, 即老年人让位 于壮年人, 今日之壮年若干年后. 又要让位于来日的壮年. 如此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这种 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样说“老当益壮” 是否可以免了, 不, 我们还是要提倡‘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 传》 中讲得好: “丈夫为志, 穷当益坚, 老当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