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预告性管理论文 为迎接新千年第一个国庆,9月30日至10月7日,武汉市将举办首届大型花市,该市由此成为继广州、深圳、昆明等之后举办大型花市的少数城市之一。 组委会介绍,花市地点位于京汉大道黄石路口与球场街口之间,区域长度达500米…… 这是摘自今年8月30日武汉一家媒体的报道,而且同样的报道还见诸当天武汉市7家主要报纸的显著版位。 然而,爱花的市民根据这则报道所提供的时间和地点,去逛“武汉首届大型花市”,结果全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这个花市压根就是子虚乌有。 预告性新闻是指报道“已经决定、即将发生的事件”(任晓云《时代呼唤预测性报道》)。这种新闻形式已经成为当前武汉媒体尤其是市民化报纸,体现服务性的法宝。 预告性新闻在媒体的地位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一,在报纸上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为了增强报纸的服务性,吸引更多的读者,可以说,预告性新闻每家报纸都在发,有时甚至比同一天的“昨日新闻”、“近日新闻”还要多,达到了“喧宾夺主”的境地。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某报在2000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半个月时间里,三个新闻版,共刊登预告性新闻近50篇。其中一天该报三版的9篇报道里就有6篇是预告性的新闻。 其二,预告性新闻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新的报道形式不断出现。除了人们熟知的“天气预报”、“文艺节目预告”等传统领域外,现在又增添了的“疾病指数预报”、“旅游信息预报”、“股市行情预测”以及即将出笼的“劳动力成本预警”等等。 预告性新闻的出现,市民类报纸是始作俑者。他们大量采纳预告性新闻,是对传统新闻理念的一次巨大冲击。 在武汉新兴市民化报纸上,诸如“××房交会即将进行”、“××大型商品展销会×日进行”这种带有商业性质的预告新闻比比皆是。 传统新闻观念认为“只有事件才构成新闻”,他们尽可能回避预告性新闻的直接理由有两个:一是有广告嫌疑,二是计划中的事情未必能够发生,就像前文提到的关于花市的预告新闻。 然而,新兴的媒体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又是新的,即便不是事件,同样能构成新闻。”这就为预告性新闻大量走上报纸版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预告性新闻的大量出现,也是新闻大战导致的结果。 武汉现有7家日报,对于其中相对弱势的媒体而言,出于对自身生存的考虑,更是不能去炒“现饭”,编辑要求记者千方百计去采回首发报道或独家报道。 弱势媒体记者因此担负沉重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