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交通规划与防灾设施规划----------------------- -----------------------日期:第七章 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一、旅游交通规划(一)旅游要素在鱼形山主要景点建立相应的饭店、旅馆、购物、游乐的地方。二、电力三、给排水建立一条排水道对雨水与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四、厕所每隔 200—500 米的地方建立现代化一个厕所并附有植被挡住与提供明显标志。每 5—10 米建立一个垃圾桶。(二)旅游区公路交通五、旅游邮电通讯(一)邮电局所在鱼形山附近建立一个邮电局(二)无线通讯基站在鱼形山沿干道两侧和主要景区设立无限基站,再沿库两岸设立无限基站。(三)有线公共在各个景区和集散中心,设立公用服务或者IC卡。六、旅游防灾设施规划森林防火是林区的一件大事,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一)规划思路坚持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防火扑救组织,对林区接待旅游的单位和个体经营场所,要签订防火合同,收取防火保证金。各景区除配合林业部门建立必要的了望、阻隔和通讯设施外,在防火期还要组织专人负责各景区的防火工作,加强检查,巡护和预测预报工作。对人为活动相对密集的景区景点,在防火期严禁任何形式的烟火,并控制游人活动围和吸烟用为行为,把火灾发生控制在最小围,仔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扑救的要求。按景区配置消防设备,要仔细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更换,防患于未然。(二)具体措施建议完善“六个系统”,加强“三网”建设,实行两个“强化”。六个系统:l 监测了望系统——负责风景区火情监测,并与相关林场和周边林场巡护了望设施形成完整的了望系统;l 通讯调度系统——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再到各防火检查站、防火外站和各景区形成三级调度系统,利用全省三级无线电通讯和有线构成通讯网络,进而形成通讯调度系统;l 林火阻隔系统——根据森林防火的要求,各景区周围通过营林措施形成生物阻隔带,防止景区外之间的林火的蔓延;l 管理系统——在防火期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加强火源管理,凡进入林区活动的各类人员和生产人员,实行各系统、各部门的单位系统负责制;l 扑救系统——以森林公园和林业局与周边林场的专业扑火队、季节性扑火队、基干扑火队、群众扑火队 4 级扑火队伍为主,附以通讯、运输、后勤等构成扑火系统;l 组织指挥系统——由柴河林业局防火办、防火检查站、联防机构组成指挥系统。三 网:l 了望网——风景区的防火了望塔与周边林场的防火了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