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报告容摘要:叙述了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就业素养的自我评价、择业以与学校和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态度。分析我校大学生再就业择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具体数据得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以便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就业观,即降低就业期望值,提升自身素养,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保证充分就业,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积累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同时还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求,为自己的进展设定长远的目标。关键词:降低就业期望 提高综合素养 务实 明确自身优劣 创新精神序言在进入 21 世纪以后,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困扰着每年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们,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这一现状还有不断加重的趋势。这一方面由于我国特别的经济结构和教育改革不彻底等问题有关,更和当今大学毕业生错误的就业观有关。窥一斑而知全豹,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围主要集中财经学院,样本包括在校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 (因部分毕业生未在学校,故由其舍友协助调查)。问题涉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养的自我评价、择业以与学校和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讨论,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做一简单分析。因本人能力所限,所得数据与结论并不代表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所有结论仅针对本次调查数据有效。调查时间为 6 月 20 日到 6 月 25 日,共发放调查问卷 80 份,实际 73 份,回收率为91.25%。调查文件采纳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一、大学生就业观目前现状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 2024 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 413 万,就业形势更显严峻。(一)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1.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 50.6%、21.8%、28.7%。如图一。 2.调查显示,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自信的态度。但仍有 41%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乐观”和“非常不乐观”的评价如图二。图一图二(二)就业地区: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三):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 58.9%。数据显示,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