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政策讨论类课题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讨论总 报 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24 年 9 月目 录第一部分 我国政府有关职能向科技社团转移的 必要性与可行性一、世界主要国家行政改革趋势(一)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管理创新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八九十年代,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产业迅猛进展,由此进入第三轮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改造和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人类社会进入新经济时代。跨国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愈来愈多的国家加入到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中。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管理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课题。(二)世界主要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从 20 世纪 70~80 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相继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府管理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政府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的核心,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作为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认识到政府失灵的存在,迫于财政压力和债务负担,开始实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改革,使政府从部分公共产品领域退出,由社会与民间资本提供部分混合公共产品,并注重发挥市场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作用,从而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政府的职能被限定在提供核心公共产品,而由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参加提供混合公共产品和私人服务。政府部门广泛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倡政府部门积极地寻求公众的基本需求,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实践中,各国还提出了公共服务的主要原则,包括公民和顾客至上原则、程序便民原则、绩效导向原则等。美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普遍存在着伙伴关系,联邦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大量求助于第三方机构。作为这些国家行政改革的指导理论,主要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和公共服务民营化与市场化理论。这些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不再将公共管理活动仅仅看作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是仅仅将公共管理活动等同于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而是将公共管理看成是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由多元主体共同组成的复杂网络的治理,是由公共部门、准公共部门及部分参加公共服务提供的私人部门共同对公共事务的处理。二、我国深化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要求我们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