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法学论文 摘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较长实践历史的教学方法,在各个专业领域的教学中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值得梳理和讨论。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相关应用问题,回顾了案例教学法在美国法学教育的应用并提出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启示意义,并进一步结合中国法学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对改进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法学教育;改进建议 中国的法学教育在经历了 90 年代以来的蓬勃进展之后,近年来,问题凸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当代法学教育的自身缺陷,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基础性不足、覆盖面不广,在技能训练方面则几乎“全方位缺席”,培育模式相对单一,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育不足。教法作为法学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教法的讨论和改进会使法学教育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而案例教学法是具有良好教学实践效果的教学方法,值得关注和讨论,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实践肯定也是有所裨益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述 一般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首先要对案例教学法的历史渊源和演进有所了解,然后对发端于美国的现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做一个概念性的界定,并从中抽炼出案例教学法的一般要素。(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界定。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和概念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流行的定义是: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仔细的讨论和分析该案例后会从中有所收获①。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特征、手段、目的等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笔者认为,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老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深化对相关理论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如前文所述,尽管对于案例教学法的界定有一些通说的观点。但是,由于案例教学方法在课堂和专业实践中的特别定义在各专业和学科之间,在各专业或职业内部,以及具体实施它的老师们之中都是不同的,所以,考察案例教学的基本要素,找到其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点更有意义。综合而论,一般意义上的案例教学都具有以下几个要素:1.案例是教学的媒介和载体。案例分为广义上的案例和狭义上的案例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有参考意义的事件应都属于案例的范畴。从狭义上理解,即从各个特定专业领域的角度考察,比如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