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继承要素 一、民俗艺术传承的主体要素 传承是民俗文化传统维护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民族特色保持的最可靠的路径,民俗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部分,自然也以传承为其存在、延续和进展的前提。传承既包括随纵向的时间线索的不断传习,也包括在一定横向空间范围内的接受与传播。它一般以时间为标杆,以同地域、同种族的前后传习为主要运动模式,同时也因文化触染和沟通认同而具有跨地域、跨种族的传承可能。民俗艺术传承的对象与领域包括作品、题材、主题、风格、技艺、语言、色调、工具、方法、场域、审美、信仰等诸多方面,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承相接、相沿相习。人作为主体和传承的第一要素,不仅是文化的制造者和享用者,也是延续文化艺术传统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民俗艺术的传承体现为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间的相互运动,其中,主体是人,客体为民俗艺术作品,中介是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信仰观念、艺术市场和其他的动态过程。主体决定着客体的存废与进展,也决定着中介的有效与无用。民俗艺术的传承主体是长期生活在一定民俗氛围中的民众,其中的从艺者和从业者,以及讨论者和爱好者构成了传承人的浩荡队伍,不断推动着民俗艺术的持续传承。就传承人的身份性质来说,他们有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区别,但共同汇成了传承大军,展现着艺术传承中的主体阵容。 (一)直接传承人 民俗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指民俗艺术的从艺者们,他们承继着历史的传统和前人的技艺与经验,坚持着地域的特色和行业的规约,延续着各自艺术门类的功用和门派的风格,不间断地从事艺术的创作、展演与生产,尤其是以带徒、演示、教习等方式培育后辈,使民俗艺术的品类和技艺得以薪火相传、延绵不绝。民俗艺术有民俗造型艺术与民俗表演艺术的门类区分,它们在传承方式与传承规律方面也有所区别,它们的直接传承人或从艺者的传承活动自然也各具特点。拿民俗造型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来说,坚持从艺,坚持制作传统产品并创新题材和工艺,以满足俗民社会的文化与生活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传承。同时,撑持作坊,带徒传艺,培育行业的继承人更是传承的基本方式。民俗造物艺术涉及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艺术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制定、工具的使用、技术手段的运用、行业信仰和行规的遵守、行话的掌握、民间知识和风俗习惯的深化了解、民俗审美的领悟、产品功用的开拓、艺术市场的把握等方面。此类传承主要在作坊、工场等空间展开,围绕民俗艺术品的制作流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