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事故的应急系统建设论文 预警应急系统的构建需要结合地区环境特点,通过吸收科研成果及现有技术形成极具有用性的系统。在系统的建设开发中要收集环境质量信息、讨论该地区的环境特征、该区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特点、危险事故隐患及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相关的背景信息,从而最终建立基于 GIS 平台的环境预警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等手段建立起与 GIS 集成的污染分布时空模拟系统;此外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讨论区域已有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基于此研发具备自动监测环境污染事件地点、时间、危害程度以及性质、范围的应急监测系统。同时还可以结合灾害专家应急对策数据库中的专家系统,得到预警及应急对策建议与应急预案。为此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控指挥系统是以上操作得以保证实施的关键。这一系统的构建主要基于大量的基础信息以及讨论区域的 GIS 平台,然后建立起区域内污染的基本环境情况、环境危险隐患、基本环境质量信息、重要敏感目标、污染源基本情况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信息动态数据库,同时这一数据库要具备时空分布表达、动态模糊查询、数据关联分析等功能。一旦事故发生后,这一系统就可以准确的锁定污染发生地,然后通过污染分布时空模拟模块预测受影响区域的范围,并且利用地理信息显示模块提供受污染区域的救援单位、敏感单位、人口以及输送人口的最佳路面等信息,从而为应急救援以及应急监测提供决策依据。 污染分布时空模拟系统是解决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基于讨论区域,同时利用 GIS 的空间数据功能及模型分析能力,从而将有关数学模型、环境质量、污染状况以及地理信息等结合起来,并使用生动的图像、图形方式呈献给管理者、决策者,为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支持。该智能决策系统的建立要根据历史数据及经验,通过对于原来案例的分析以及现实数据的测量,经过总结与分析提出最佳的方案。通过推理机制对有关化学危险品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确定和事故实际区域有关的效应,并对提出的各种措施进行优化选择,从而科学的安排人员及设备。应急指挥系统作为本系统的硬件支持,这一系统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电子地图、无线数据通信等高新技术,并且借助于各种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手段,例如 Internet、GSM 以及 GPRS 等,从而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污染现场的图像、调查小组位置、监测点位置、测试数据、监测点位置、制定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