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房抗浮结构设计论文 1 抗浮验算 由于泵房尺寸较大,埋置深度较大,且上部荷载较小,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抗浮设计往往是设计控制因素之一。目前,工程中较常用的抗浮方式有:自重抗浮、配重抗浮、锚固抗浮、抗浮桩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同时采纳一种或多种抗浮方式。 (1)自重抗浮 自重抗浮荷载计算时不包括设备重、使用荷载及安装荷载。自重加大后,泵房体积也随之加大,浮力相应增加。因此自重抗浮只能在不具备其他抗浮条件或自重加大不多即可满足抗浮要求时采纳。 (2)配重抗浮 配重抗浮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泵房埋于地下,常用的配重方法是在泵房底板外挑部分的填土,底板向外延伸会使支护范围加大,且当泵房较深时,基坑回填压实难度较大,不易满足设计要求。也可在泵房顶板增加配重,但会加大结构承载量,对抗震不利。 (3)锚固抗浮 锚固抗浮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锚杆灵活布置、锚固效率高、适应性较广,易于施工。在许多条件下优于自重抗浮和配重抗浮。由于抗浮锚杆的工作环境和受力特点,锚杆受拉后杆体周围灌浆开裂,使杆体极易受地下水侵蚀,影响其耐久性。同时,抗浮锚杆与底板的节点可能成为防水的薄弱环节。 (4)抗浮桩 抗浮桩是一种主动抗浮设计,前期施工费用较高,但后期维护简单,结构受力合理,不影响泵房的使用功能。当地下水位较高,泵房平面尺寸较大,基础埋置较深时多采纳此种抗浮方法。此外,工程中还有其他抗浮方法。例如通过改变结构形式,泵房池壁与土体的黏结抗剪力抗浮。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泵房的尺寸大小,水位高低,埋置深度选用合理的抗浮方式,以达到设计要求。 2 抗滑移、抗倾覆验算 当采纳嵌固或锚固抗浮时,泵房周围填土较深且土面大体一致时,可不做抗滑移、抗倾覆验算。当泵房建造在软弱土层上,有可能出现连同地基土一起滑动而失去稳定时,尚应采纳圆弧滑动条分法进行整体稳定验算。 3 施工方法选择 当泵房埋深较浅,地下水位较低,且土质较好时,可选择开挖基坑。当泵房埋深较深,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较差时,可选择沉井施工。基坑开挖较为简单,本文重点介绍沉井施工方法。沉井的施工方法对沉井的设计计算有着直接关系,应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条件决定。 (1)排水下沉 当地下水位不高,或是虽有地下水但沉井周边的土层渗水性不强,涌入井内的水量不大且排水不困难时,可采纳排水下沉法,此种方法施工费用较低,工期较短。 (2)不排水下沉 在下沉深度范围内存在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