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快餐文化”下的艺术教育现象 [摘要]自 1999 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以来,国人确实享受到了这一政策带来的红利,有数据显示 2024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 15%。事实上自 2001 年录用率首次突破 50%以来,高校毛入学率早已达到原定计划,随之而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扩招的思考,就艺术教育中出现的扩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艺术教育“快餐化”现象,以此引起社会对艺术教育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艺术教育;快餐文化;教育“快餐化” 信息化时代的最显著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手段和媒介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节奏的生活、快节奏的工作、快节奏的交友方式等等,最明显的是饮食“快餐化”。快餐这一概念的提出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其最早来源于国外,主要原因是信息化最早兴起于国外。众所周知,历史上第一家快餐店当属麦当劳,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它不断进展壮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快节奏的生活需要这样的便捷,后来快餐业的兴起和蓬勃进展更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们都很清楚快餐只能填饱肚子,但缺乏营养,吃多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很多调查数据也足以证明快餐的缺点。即便如此,人们仍然趋之若鹜,甚至每餐必食,究其原因是快餐文化的出现顺应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20 世纪 90 年代前期,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极高,固定 20 世纪实施经济软着陆,通货膨胀率得以降低,但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疲软的现象,同期企业的改制也造成了大量下岗工人涌入就业市场,假如不实施高校扩招,就会出现工人与年轻人竞争的恶性局面。为避开此现象的出现,中央采纳了经济学家汤敏的《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此项政策实施十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数膨胀,尤其是艺术教育更是在此背景下蓬勃进展。在艺术高校任教多年,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到很多考生并非真心喜爱所报考的专业,实属艺术生高考分数低的诱惑力太大,为圆大学梦很多学生不得已的选择,其中也不乏高中为求升学率而实行对分数低的学生合理规划使然。艺术类在高考未扩招前,属于爆冷专业,1999 年之前选择艺术专业的高考生极少。在高校扩招后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河北省在 1999 年美术类考生人数仅为两千人左右,2024 年已达到 3 万余人。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正是艺术教育“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