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之策略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 容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与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课改的口号中,许多老师自然的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纳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进展的决定》指出:“鼓舞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共同进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改进老师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手段和思维训练方法的不断更新,在重视开发智力和培育能力的同时,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和个性进展,以培育“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制造”为目标,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基本涵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一般步骤是:组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一样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其特点是分工明确,目标清楚,老师引导,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但是,我通过学生课堂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和师生谈话了解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热喧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二、存在的问题:1、老师教学方面(1)滥用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有些老师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进行多次小组合作学习,有的竟用了七、八次,有些老师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