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1/7
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2/7
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3/7
顾城: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内容摘要:作为上世纪末“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率真清新的诗歌语言,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以及骇人听闻的死亡选择,都给后人留下了道不尽的思索话题。顾城的一生,留下明显的二元对立的印象模式。本文试从理想,爱情,艺术追求三方面来剖析顾城二元对立的诗性人生,并试图探究思想原因。关 键 词:顾城 二元对立 理想 爱情 艺术追求作为对时代风云的反叛与反思,“:朦胧诗”的出现是黎明时一代觉醒者的宣言;作为朦胧诗群的一员代表,顾城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符号:一切“群体”的特征都无法将他总结。如果把顾城比为一副画,一面色彩是清晰,透彻明亮,勃勃生机的,一面则是朦胧,晦暗,茫然,模糊不清的。画面两边的叠加,构成了下面将要讨论的主人公顾城。一 理想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对理想的寻找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纵观顾城一生对理想的追寻过程,可以看到明显的两截:前期热情奔放,追求理想,执着于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后期,一旦梦境醒来,黑暗降临,诗人马上变得疯狂,以双重的毁灭来拒绝黑暗。顾城前后这种超乎常人又截然不同的举动也使得他的理想选择呈现明显的二元对立结构:由疯狂的追求走向疯狂的毁灭,对立的两个极致同时出现在一个诗人身上,这成为顾城追寻理想的一大特色作为出生于 1956 年的一代人,共和国变幻莫测的风云在幼年的顾城身上涂下了浓重的一笔,顾城也在历史风云中起伏跌宕。童年随父下放山东海滨农村的生活经历虽然为顾城以后的诗歌创作乃至生活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童年经验,但灰色的历史,疯狂的人群,凌乱的生活,仍然在顾城身上刻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其诗作就留有这种痕迹。如作于 1969 年时《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幻想”来自对黑暗现实的感受体会,“破灭”则是黑暗现实在个人身上的体现。顾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新诗自选集中,仍把这首诗放于其首,可见诗人对历史烙印的深刻记忆。《我的幻想》十年后,大动荡平息后的那一年,年轻的顾城终于发出一代觉醒者的宣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名作,源于顾城对生活的体会和历史的反思。这是对生命的礼赞。寻找光明,就是对“黑夜”的控诉;寻找光明,就是寻找理想的存在。顾城,这个有着一双诚恳而无望,恍惚中又永葆童贞的黑眼睛的大男孩儿,终于把历史浓缩于自己的笔端,一跃成为历史的代言者,诗坛的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