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导论1.1 研究背景在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之中,有着大运量、高速度、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等方面发挥了日益显现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由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水平决定,城市社会与经济系统的运行秩序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秩序的直接影响。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截至 2017 年 9 月底,国内包括地铁和轻轨在内的多类型轨道交通线路已经在 29 个大中城市内开通运行,开通运营线路总条数 118 条,开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 3862 公里。与其他社会公用事业一样, 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将公益性放在首位,因此,长期亏损成为了轨道交通企业的一种常态。按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调查结论,2016 年度运营收支比为 0.77,较 2015 年有所提高,但整体来看,整个行业基本上依然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这就让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变得十分艰难。少数能够实现净利润收入的轨道交通运行机构,其利润来源也并非完全来自于票务收入,而是将诸如轨道沿线物业和商业收入等类型的外部收入进行内部化累加之后得出。例如在港铁集团的总利润中,包括房产在内的沿线多类型商业收入就占了两到三成的份额。但是,因为轨道交通运行机构并不拥有轨道沿线的土地开发权利,所以从单纯的票务收入来看,全球多数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机构依然处于亏损的状态。因此,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就成为了轨道交通运营机构迫切需要的维持城市轨道交通程序健康发展,保证广大城市居民公共出行需求的外部条件,而且轨道交通运营机构也希望通过这些条件,达成社会需要和自身财务稳定的双赢局面。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基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投入财政补贴基本属于全覆盖形态,轨道交通企业的亏损一般数额较大,因此对大部分城市的地方财政都21 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国内外当前的研究鲜有从地方财政的立场出发,提出一套完整的具有可复制性补贴方案。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地方财政的立场出发去研究如何合理对轨道交通企业进行财政补贴,通过成本规制的办法,构建具体可行的补贴机制,并提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操作模式。2 城市轨道交通财政补贴基本理论和模式2.1 城市轨道交通特征城市轨道交通(Uban rail transit),是构成城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