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法律地位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协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所谓行业协会,通常是指在同一行业中的商人或者同行组成的,以促进其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且保护其所既有的共同利益组成的一种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它属于民间组织的一种,在国际上通常将它归类为非政府机构的一项。而我们从法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它也属于我国民法中所规定的社团法人一类,享有诉讼法中规定的民事主体资格和诉讼主体资格。关键词:行业协会 社会组织 法律地位一、我国现行法中关于行业协会的相关规定目前来讲,我国对于行业协会的专门立法还相对欠缺,并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法》,但在我国整个的法律体系中,还是能到看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概括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宪法》中的规定。我国《宪法》第 3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也就是说,公民有公民可以行驶结社自由权组织参与行业协会,根据这项规定可以确定行业协会是属于宪法规定的有结社自由的合法组织;第二、行政法中的相关规定。《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有相关规定,行业协会不仅是合法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还可以取得相应的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该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但却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行业协会可以依靠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第三、特殊法中的相关规定。我国法律在一些特殊法中,有关于对某一行业的协会的法律规定,比如《法律法》中,就有对律师行业协会的性质、章程、地位以及其他具体职责的相关规定;再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有对消费者协会可以履行的职责做出了规定;此外,像《注册会计师法》、《体育法》、《证券法》等都对所涉及行业的协会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然而。这些规定都仅涉及规定规范的事宜,并不能实现对行业协会社会关系的有力支撑。第四、地方性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地方性法律文件主要指地方政府和权力机关为保护和发展本地经济,而颁布的涉及行业协会发展的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比如说上海市人大出台的《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黑龙江省政府出台的《黑龙江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等类似的地方性法律文件。但是,这一类型的法律条文,由于地域差异以及权限范围等因素的影响,对整个行业协会的实际规范存在局限性,即可能出现不同地域的行业协会对同一行业的规范和管理等会存在很大差异。第五、现行经济法中对行业协会的相关规定。主要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