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影先驱管理论文

电影先驱管理论文_第1页
1/24
电影先驱管理论文_第2页
2/24
电影先驱管理论文_第3页
3/24
电影先驱管理论文 笔者是黎民伟之子,有幸接触先父的遗物,当中记录了大量中国早期电影史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加以整理并提供给学者。周承人先生、李以庄女士在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第 82 期发表〈黎民伟的若干经历和评价──勘误与质疑〉一文,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笔者不是学者,本文谨以一片保存历史真实的赤子之心,初踏讨论门槛之身份,撰文讨论,以期抛砖引玉,并希诸君纠正。 一对黎民伟的评价 1、周、李两位质疑对黎氏的评价被「误导」,提出有人「想尽办法抬高黎民伟……误导了许多学者」。他们质疑有人称「黎民伟是中国电影之父」。笔者只是提供了黎氏的资料,从未如此称呼先父。假如是责备其他学者「误导」,就不应该了。 1905 年任庆泰(字景丰)于北京拍摄京剧片段《定军山》,比黎民伟于 1913 年拍《庄子试妻》更早;可是「国片之父」一说,实为 1953 年黎氏追悼会中由当时电影翘楚组成的治丧委员会所尊,成员包括:吴楚帆、关文清、朱石麟、李应生、卜万苍、马徐维邦、金擎宇、朱旭华、郑用之、谢益之、赵树燊。他们多非影史讨论者,但尊崇黎氏为「国片之父」,乃因黎氏身为革命先驱,一生对电影的无私奉献及其「风」度、「人」格 1。 香港电影资料馆于 2024 年举办之一系列活动,皆称黎氏为「中国电影先驱」,而非「中国电影之父」。 2、周、李认为黎民伟「在 1914 年后,直到 1923 年前,十年间忙于他事,没有参加任何电影摄制」,从而推论黎民伟「到上海时,对中国电影事业来说,只可以说是一位后来的参加者,并非中国电影最早开拓者」。 在上述时期,黎氏积极为拍摄电影筹组资金、购买器材、买书自学。1921 年他拍摄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 2。在《勋业千秋》旁白中也讲到:从民国十年至十七年(1921-28),随孙中山先生拍摄。历经广东至直隶(河北)八省,拍摄北伐战争。他亲携笨重的摄影机上前线,翻山越岭去做这件危险的工作,完全是义务的3。孙中山先生亲颁「大元帅令」命将士支持拍摄,后又送赠「天下为公」墨宝以资表彰。他拍下宝贵的中国近代史片段,包括孙氏革命事迹影片二十四部,及大量北伐战争纪录片,是现存唯一的孙中山电影片段。在当年,虽然也有人拍摄孙氏,但拍得最多,时间最长,又能亲赴前线者,只有黎氏,故有「中国纪录片之父」之誉。 学者皆认为此乃黎氏对中国电影和近代史的主要贡献,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宝。《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指出:「黎民伟是中国第一位长时间致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影先驱管理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