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保养整备与成像质量 电影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相综合的工业产品,影片的创作因不同主创人员的艺术水准而风格各异,但只有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才能获得公映的资格。而这种技术水准(在本文中特指电影画面的技术水准),往往是由从拍摄到制作的不同阶段中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全流程设备的配置,以及工序的设置所决定的。在电影技术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的今日,从前期到后期,完整流程的工序设置已经相对成熟,并基本成为定式,而且在每一步骤中,制作者基本上都可以比较方便地对质量进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除非人为失误,否则绝大部分环节都不至于对影片画面的技术水准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所以,基本排除人为因素之后,假如我们期待更高的制作水准,就意味着必须以高水准的设备配置来实现创作。高水准的设备配置为制作者提供了更多获得高质量画面的手段,以此为基础来完成整部影片的工作流程,无疑成了影片成功的关键。选择精良的设备固然容易,但确认这些设备是否处于最佳的状态,才是关键。所以高水准的设备配置一定离不开高水准的设备整备,只有依靠整备精良、状态完好的专业设备投入影片的摄制,影片的成像质量才能有足够的技术保障。 一、前期摄制设备的成像状态是控制画面质量的关键 控制一部影片的质量,一定要从最关键的前期拍摄抓起。从得到高质量的素材开始,控制好源头的质量,后面制作过程的施展才能有充分的用武之地。而对源头素材质量至关重要的摄影设备,是决定一部影片技术水准的关键。我们知道,一部典型的电影故事片的摄制,必定离不开摄影机、镜头,以及必要的灯光、云台、脚架等大量辅助设备,而决定画面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摄影机和镜头。对这两类设备的整备水平决定着其成像状态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影片的拍摄质量。假如投入摄制的设备出现问题,画面的质量必定直线下降。摄影机的成像水平一定是创作人员最主要的考虑方向。从摄影师的创作习惯,到影片应该选用什么分辨率、什么数据格式、配合什么样的后期制作流程等,这些要素决定了对摄影机的选择方向。而这种选择对于制片方来说并不困难,设备租赁市场上能够找到的大部分摄影机,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经验的操作者可以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拍摄设备。为配合选定的摄影机,同时根据对画面的构图预想,以及制片的预算水平,选择不同焦段和档次的镜头,看似更加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但流于形式的拍摄前的设备整备及检查流程,会导致大量问题设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