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石油行业有毒有害气体知识手册范本

石油行业有毒有害气体知识手册范本_第1页
1/15
石油行业有毒有害气体知识手册范本_第2页
2/15
石油行业有毒有害气体知识手册范本_第3页
3/15
石油又称原油,为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氢、氮、硫、氧,还有微量的磷、铁、镁等元素。石油开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勘探、开发、钻井、采油等一系列的工作,并且在采油过程中,还要进行测井、试油、压裂、修井等配套服务。工作周期长,难度大,危险性高。同时,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石油蒸气与空气混合以后,除具有很强的火灾危险性以外,还会生成一些对人体有毒害性的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下面,我们从这些气体的理化性质、接触途径、急救处理、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向大家简单进行阐述。一 氧 化 碳理化性质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 28.01,密度 0.967g/L, 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 12.5%~74%。 职业接触 凡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 CO 气体。在工业生产中接触 CO 的作业不下 70 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的生产;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石油开采生产过程中;碳素石墨电极制造;燃机试车;都可能接触 CO。炸药或火药爆炸后的气体含CO 约 30%~60%。使用柴油、汽油的燃机废气中也含 CO 约 1%~8%。 中毒后的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CO 也是许多国家引起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急性 CO 中毒的发生与接触 CO 的浓度与时间有关。我国车间空气中CO 的 最 高 容 许 浓 度 为 30mg/m3 。 有 资 料 证 明 , CO 浓 度 达292.5mg/m3 时,可使人产生严重的头痛、眩晕等症状;CO 浓度达到 1170mg/m3 时,吸入超过 60mg 可使人发生昏迷;CO 浓度达到 11700mg/m3 时,数分钟可使人致死。 接触 CO 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奇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逝者,属一般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奇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与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石油行业有毒有害气体知识手册范本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