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模板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模板_第1页
1/16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模板_第2页
2/16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模板_第3页
3/16
煤矿通风系统设计1.矿井概述1.1 井田开采围井田位于某省某城市境,南北长 2.5km,东西平均宽 6km,面积约为15km2。1.2 煤层赋存地质条件本井田属华北上古生界聚煤区,为新生界沉积物所掩盖。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突水危险。地质构造简单,矿区无断层、褶皱等特别地质构造。1.3 煤层埋藏概述本井田共含煤 35 层,平均总厚 7.77m,含煤系数为 5.8%,埋深在-50至-350m 之间。可采煤层为 3 号、5 号煤层,平均厚度为 8.0 米,3 号煤埋深为-150m 左右,5 号煤层埋深在-250m 附近,为近水平单斜构造,倾角以 3°~8°为主,平均 6°,倾向南或南西。1.4 顶底板岩性两层煤均属较稳定的主采煤层。煤层顶板岩性大部分为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则为零星分布,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次为泥岩或砂泥岩互层。1.5 瓦斯、煤尘与自燃矿井属低瓦斯矿井,总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6.0(其中每个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5每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4.67煤尘均无爆炸危险;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1.6 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煤容重为 1.6 t/m3,煤层倾角平均 6°,煤厚平均为 8m 勘探面积约15km2。井田围的煤炭储量是矿井设计的基本依据,煤炭工业储量由煤层面积、厚度与容重相乘所得,其计算公式一般为:Q=100S×M×γ/cosα式中: Q——为井田工业储量,万 t;S——井田面积,km2;M——煤层平均厚度,6m;γ——煤的容重,t/m3,1.6t/m3α——煤层平均倾角,6°;则:Q=100×15×8×1.6/cos6°=20000 万 t。矿井服务年限必须与井型相适应。矿井可采储量 Zk、设计生产能力 A 矿井服务年限 T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T=Zk /(A×K)式中: T——矿井服务年限,a;Zk——矿井可采储量,万 t;A——设计生产能力,万 t;K——矿井储量备用系数,取 1.3。确定井型时需要考虑备用系数的原因是,矿井各生产环节有一定的储备能力,矿井投产后,产量迅速提高;局部地质条件变化,使储量减少;有的矿井由于技术原因,使采出率降低,从而减少了储量。则,矿井服务年限为:T =20000/240×1.3 = 64.1a 矿井井型为中型矿井,生产能力为 240 万 t/a,其服务年限为 65 年。1.7 井田再划分,掘进采煤工作面数目与其他根据《煤炭安全规程》与其他相关规定和矿井实际情况,将井田沿东西走向近似平均的划分为四个采区,采纳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设两个采煤工作面,两个准备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2.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模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