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弹性分析魏军锋 中富证券公司 平新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讨论中心No.C2024019 2024 年 12 月 30 日摘要:本文以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为中心,构造了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根据 S 移动公司 2000 年 1 月至 2001 年 8 月各个分公司的成本数据来估量模型。在此框架下,首先,我们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然后,我们简要分析了 S 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并且预测了其趋势。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弹性分析魏军锋 中富证券公司 平新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讨论中心摘要:本文以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为中心,构造了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根据 S 移动公司 2000 年 1 月至 2001 年 8 月各个分公司的成本数据来估量模型。在此框架下,首先,我们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然后,我们简要分析了 S 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并且预测了其趋势。一、引言 中国移动通信业从 1987 年 11 月 18 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以来,进展非常迅速。1995 年,GSM 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1997 年中国移动用户突破 1000 万户;1998 年 8 月 18 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 2000 万;2000 年底,中国移动的交换容量超过 1 亿户;到了 2001年 7 月,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市场。在市场迅速变化的同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了。从一开始中国电信独家经营,继而 1994 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打破中国电信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通信市场一分为二;1997 年,广东和浙江移动公司在香港的上市,开始了移动分营。到 2000 年 4 月 20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两寡头竞争局面的正式形成。但是故事并没有在此结束,中国电信的再次改组方案的出台和其他电信营运商,如吉通公司、网通公司,纷纷进入电信市场参加竞争,使得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虽然去年移动通信继续维持高增长、高利润的双高态势,但是中国移动营运商都面临着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多元化、资费水平总体走低等市场和政策环境。而且随着中国加入 WTO,外国电信营运商可以通过资本融入或者直接投入等方式参加中国移动市场的竞争。面临这样的市场价竞争环境,各个移动通信营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