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设计[课标再现]容 目 标提 示 与 建 议一 、 生 活 智 慧 与 时 代 精 神1.2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汇合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其包括的两方面的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2.理解(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3.运用(1)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或是唯心主义的(2)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进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课时安排4 课时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讨论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很多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进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假如有,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预习第二课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新课教学]探究活动 1(教材第 10 页):探究提示:哲学要讨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