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行动指南绿色质量是基于学生全面进展、个性进展、特长进展的教育质量,关键词是“安全、质量、绿色、人本”,实施的途径是生本教育,价值追“欢乐、素养和成绩”的三丰收。远安区域生本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育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高贵,学业进步”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一、理念引领(一)教育观1、教育不是“唯物”的(唯分数,唯升学率,唯考核),而应是“唯心”的,一切以人(师生)为本,让人性自由舒展,让心灵自由脉动,让人的进展成为教育起点和终点,关注师生心感受,让老师和学生做幸福的人。2、向功利教育说“不”。教育,有时“务虚”胜过务实,看似“无用”却有“大用”。着眼于人的全面进展的素养教育,也会不期而遇地收获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惟其无私,故而成其私。3、摒弃苦读苦教的观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固然是不易之论,但轻松、欢乐依旧可以为教育买单。校园是乐土,不是失乐园。提倡教育的绿色生态,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校园节日,让学生过上“有故事的校园生活”,让教育充满生活的乐趣,让教育闪耀太阳的光泽。4、不要一味的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诱惑学生。动机过于狭隘,势必不能持久。5、教育不是工业,不是泥塑,是农业,是适时适性地帮助。(二)课程观6、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文化。课程比课堂重要。课堂教学是“技”的层面,课程是“道”的层面,是形式和容的关系。“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这是需要首先梳理的课程意识。7、完整的学校课程应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等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选择而自主的进展。尝试或完善走班制下的学生选课制度。8、课程建设要善于做加法、减法和乘法。整合、删减、取舍教材,整合课程(如地方课程、综合课程、专题教育等)是老师教学、学校办学的应有之义。以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专题教育。女生(童)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题教育的必备容。可布置有条件的家长教孩子学会游泳的暑期作业。9、校本选修课程,不易沦为“大杂烩”和“生活小百科”,要有清楚明确的课程立意,或“以乐促智”,或“以技促能”,或“以读养德”。不能片面强调乡土化、生活化,片面强调取悦学生。10、校本课程主题化、模块化、规化。不是随意开设,而是紧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围绕诸如“人文与素养、科学与制造、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