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论》赵炳贤序一 赵炳贤新著《资本运营论》讲的是我们中国的运营“资本”的理论和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国第一部从宏观资本配置和重置、企业资本运营与扩张,以及投资银行的地位和作用等不同的方面来论述资本运营和投资银行的专著。可以说,论述了一个迄今为止在市场经济方面人们较少涉及的领域,当然,很多更是计划经济词汇里没有的东西。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在“九五”计划和 2024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鼓舞下,全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而奋斗。现在人们关怀的是全国巨额存量资产如何通过流动和重组来发掘其巨大的经济潜力?中国的优势企业集团如何培育、进展和壮大,如何实施兼并、收购和重组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中国的企业家如何进行资本运营和扩张?中国如何培植和进展自己的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家?中国的投资银行家在中国企业改革和资本运营中应当充当什么角色?《资本运营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这些问题并为你讲述了许多有关资本运营的故事。 经济运行有其客观规律性。但是,经济运行是复杂的,的确有许多难以捉摸的因素,故而探求规律本身就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过程。而中国经济的实践有其更加复杂的一面,我们除了要了解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之外,还要克服我们自身的许多人为障碍,尤其是要克服我们自已为自己设置的许多思想禁锢。 以投资来说,在计划经济的词汇里,投资只同基本建设有关,没有证券、股票、债券,没有证券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没有BOT 和项目融资,也没有企业并购重组和产权交易,当然更没有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产业。这些,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然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又非常必要。 由此想到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里住着一些与世隔绝的人,“先世避秦时乱,不知有汉,遑论魏晋。”后来,大概是马季编了一段相声,把一位“秦人”请出了桃花源,来到现代社会,领略到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现代事物和现代风光。 对我们来说,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加上僵化的传统理论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想受到太多的禁锢,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经过 18 年的改革开放,要从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得不走出原来高度集中管理和以直接控制为主的计划体制,走出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的金融体制以及以财政分配为主的“大财政、小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