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中间继电器结构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 relay):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少数使用交流供电。2.2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2.3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2.3.1 代替小型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2.3.2 增加接点数量这是中间继电器最常见的用法。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一个接触器的接点 A 需要控制多个接触器或其他元件时2.3.3 增加接点容量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2.3.4 转换接点类型转换一下接点类型,达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 2.3.5 用作开关在一些控制线路中,一些电器元件的通断常常使用中间继电器,用其接点的开闭来控制。2.3.6 转换电压便于以后的维修并有利于安全使用。 2.3.7 消除电路中的干扰在工业控制或计算机控制线路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抑制措施,但干扰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2.4 中间继电器的特点2.5 中间继电器分类2.5.1 静态型5.延时只需用面板上的拨码开关整定,延时精度高,延时范围可在 0.02-5.00S 任意整定。继电器各导电电路连在一起与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线圈电路与触点电路之间,应能承受 1kV(有效值)、50Hz 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2)串并联接线时需注意线圈的极性,应按照要求接线,否则得不到预期的动作电流值。2.不调整舌片的起始角和终止角位置,而变更舌片两端的弯曲程度以改变舌片与磁极间的距离,也能达到调整返回系数的目的。该距离越大返回系数也越大;反之返回系数越小。(A) 电流整定范围4.5 中间继电器实验结果的分析(1)动作值电压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 80%;电流型:不大于额定电流的 90%。(2)动作时间(2)中间继电器内部线圈的联接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中间继电器的整定值。中间继电器内部线圈的联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中间继电器内部线圈串联时,其整定值为刻度值×1;中间继电器内部线圈并联时,其整定值为刻度值×2。当中间继电器的刻度盘选定一刻度时,中间继电器内部线圈并联的整定动作电流是中间继电器内部线圈串联的整定动作电流的 4 倍。5.2 中间继电器整定校验过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