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前教育教学课程讨论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是为社会学前教育领域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学前教育专业也需要迎合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在课程教学领域重视培育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是专业教学活动需要考量的重点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制造性,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音乐情感和音乐素养,文章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有效的应用方式,旨在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用 学前教育专业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但是在既往教学活动中,往往侧重乐理以及歌唱等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相对固化,教学理念也较为滞后,忽视构建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情感链接,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进展形成桎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化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利用教学模式的转化,凸显音乐教育的主观特点,重视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应用调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音乐情感培育,以促进学生实现音乐知识向音乐能力及音乐素养的内化。 一、转化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与艺术领域的音乐专业教育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很多学生在开展专业学习之前,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和训练,因而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音乐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缺乏自信,在实际的学科教学活动中也会表现出缺乏融入性的问题,学生的专业学习因此受到影响。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人类本能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进行唱、跳、奏的主动性,逐步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并将“教学”转化为“学习”,将音乐技巧的教授转化为学生感知音乐节奏、旋律以及音乐艺术,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转化,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1]。 二、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 音乐相关课程教学也是音乐艺术教学,对于艺术的学习而言,重点在于对艺术内涵的感悟和实践,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重视体现音乐的艺术性特征,契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幼儿教育岗位工作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音乐的艺术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法还具有综合性特征,契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