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逃生系统建筑安全论文 1 高层建筑的危险特性 火灾危险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危险特性。现代高层建筑物虽然都采纳了不燃或难燃建筑材料,但由于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立体空间,且其中的电气设备、家具、生活用品等大多都属于可燃物。另外,由于高层建筑构造相对复杂,人员过于集中,使得不燃结构的建筑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增大[1]。同一般火灾相比较,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特点:火势蔓延快;逃生困难;人员集中,容易造成重大伤亡;消防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基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在发生火灾时,及时通过安全逃生系统进行安全疏散和逃生,才是避开和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 2 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 2.1 安全逃生系统的基本构成 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承担着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逃生功能,主要包括安全出口、逃生楼梯、消防电梯、防火门等供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的通道[2]。现代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安全逃生主要依靠安全出口和逃生楼梯。为了避开人员在逃生通道中出现拥挤和踩踏等不利于安全逃生的现象,除了常规的安全逃生设施外,在人员密集的特别高层建筑内,也设置了包括消防电梯、避难梯、救生袋和避难滑梯等在内的辅助安全逃生设施。 2.2 安全逃生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的可靠性高低决定着其能否有效承担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逃生功能。影响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人、环境、管理的因素。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同性别和年龄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反应时间、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逃生行动能力存在差异,导致火灾发生时的安全逃生行为不同。一般来说,老人、孩子和女性的安全逃生能力相对较差。不过,火灾时人员逃生行为基本遵循/尝试)失误)再尝试 0 的循环认知模式[3]。管理因素包括在日常活动中,定期对楼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逃生演练,让楼内人员熟悉安全逃生路线;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逃生设施及辅助安全逃生设施的完好。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高层建筑内本身设计的安全逃生通道状况、配备的安全逃生设施状况和人员状况等。足够数量的安全逃生出口能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撤离。在进行建筑逃生设计时,尽量将安全逃生通道设为人员日常行走的通道。照明和指示可以指明逃生方向,使人员迅速安全地撤离。照明和逃生指示设备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安全逃生的效率,是保证安全逃生的重要设施。由于人员在建筑物内分布具有随机性,造成安全逃生较为复杂[4]。 3 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的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