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育意义分析 摘要:在全球经济文化多元化进展的影响下,多元化音乐教学也成为高师音乐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讨论课题,这样的进展是我们所期望的,但也面临众多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多元化音乐在审美教育和制造力培育方面的价值来探讨将其融入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音乐教育;审美;制造力 21 世纪所追求的教育是让人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理解对方,能感同身受。音乐无国界,它能让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愉悦的接收到一种文化的表达,以此达到消除民族偏见、提高人们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力和全球性意识。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学习到想要的知识、信息、文化和音乐。互联网也是无边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在这个世界毫无界限的飞速传递,作为音乐教育者怎能无视这一切。假如我们仍然沉醉在 19 世纪的教学概念中不能移步,结果必是终将被这个世界所遗弃。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 第一,要承认音乐是普世的。音乐是不同文化传递的最好媒介,每一种音乐都是值得被尊重和欣赏的,一种文化的声音所蕴含的确有无限的能量,足以影响到一个人对某个民族本质看法的观点迁移。虽然许多教育界前辈坚持认为多元化和跨文化教育是不现实的,是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的,但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教育者必须坚信教授多元化音乐是有意义的,要直面多元化的各种问题挑战,努力为学生诠释什么是世界音乐,要信任我们的学生有超强的适应力,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感触是敏锐的。第二,困难重重,也仍然要积极对待。在多元化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素材真实性的问题,取材量的问题,老师本身素养的问题,学生接受程度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有些却让我们难以应付,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心目中对跨文化的想象其实是不成立的。不同的音乐从各自世界中生长,并不是共同文化的一种演变,对外来文化我们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安和抵触,但学习它们,并不是要掩盖我们的本性,而是欣赏和借鉴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第三,用心倾听方能突破自我。我们每个人都受自己民族的文化影响颇深,甚至察觉不到自己的思维、行为和处世态度都受其支配,不同文化土壤中成长的人在遇到非本土音乐时,大脑的加工过程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是很难逾越的,作为音乐教育者必须突破自己这种惯性思维路线,越过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