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与人性化酒店管理论文 一、解读:效率与人性 1.管理科学讨论中关于人性假设的演变历程 在西方管理理论进展史中,出现了 4 种经典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企业中的员工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猎取归属感的强烈需要;“自我实现人”则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复杂人”假设理论则指出员工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需要。除这四种经典人性假设之外,还出现了其他不同视角下的人性假设,例如“道德人”假设[2]、“文化人”假设[3]、“自我管理人”假设[4]。不难看出,管理科学领域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是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复杂人”假设更是突出了人们所追求目标的多样化和动态化。但以往对人性的不同假设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假设都强调人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特定需求,而“复杂人”假设则把人的内心需要过于复杂化和神奇化,没有指出人内心深处的本质需要。 2.人性的本质解读:欢乐人管理的核心是人,而对人性的认知改变也将为新的思想和理论诞生敲开尘封多年的管理智慧之门。 深化剖析以往的人性假设理论,不难发现,不管是以经济利益至上的“经济人”,追求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人”,还是追求自我价值提升的“自我实现人”以及不断变换追求目标的“复杂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追求内心欢乐,做一个内心欢乐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从事的任何事情,追求的任何事物,其本质都是在追求人内心的欢乐,正像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指出的“本我”那样:每个人都会遵循欢乐原则,做自己想做的事,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在特定社会状态下的酒店中工作的人们,他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本质其实就是获得内心愉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感。所以,可以将管理科学中的人性假设归结为:在企业中工作的个体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以给自己带来欢乐和幸福感为准则,“欢乐人”是人性的最终追求和对人性的本质解读(图 1)。对酒店中的员工而言,其内心的本质追求都是猎取欢乐,即幸福。内心的欢乐可以通过对财宝的占有、归属感、自我进展、成就感等具体方面来实现。每个人都期望在为企业工作的同时换取自己所期望的欢乐感。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就是在为员工带来直接经济回报外,带来更多的非经济回报,例如友情、成就感、自我进展等,最终使员工成为能够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