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内部审计分析 摘要:主要阐述了内部审计在高校工程管理中的职能与定位,明确了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内涵与作用。针对高校建设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内部审计在工程管理实践中审查的关键点,从而达到促进完善内部控制、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资源绩效的目的。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管理,审计 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它作为一种监督、检查、评价及深化剖析的方式,已渐渐被高校所采纳。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在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完善建设工程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且重要作用。审计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以及内部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协调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进行审核检查并评价[1]。 1 含义 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法律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2,3]。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检查各种业务活动以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独立评价活动,是一种通过计量和评价其他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控制。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有着其他管理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监督、评价、管理、服务等职能。工程管理部门行使工程管理职责,对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起主导作用,并把好第一道关。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进行日常管理与把控。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地行使职能,不参加工程项目的直接管理与决策,恪守“尽职不越权,参加不干预,建议不决策”的角色定位[4],要与工程管理部门的职责界定清楚。 2 关键环节 工程管理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过程阶段、竣工验收和结算阶段的经济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2.1 决策阶段管理活动的审查。审查项目立项是否根据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有无相关的专业论证,是否通过建设工程投资评审环节。审查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可行性讨论报告、批复文件等资料是否齐全完备,内部控制制度和环节是否存在风险点。2.2 设计阶段管理活动的审查。审查工程管理部门关于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是否组织设计图纸的会审和优化,图纸设计深度是否达到要求,使用功能是否得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