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影视鉴赏课教改思索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今日,影视的功能与魅力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形象、直观、生动逼真的试听语言引领当今时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影视鉴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形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这一客观形势下,尤其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院校,培育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增强其审美情致、提高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刻不容缓。而高校影视鉴赏课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课枯燥乏味,观摩课兴致高涨,如何解决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对提高高职体系下影视鉴赏课教学效果有着深远且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影视鉴赏课的现状 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进行的,我国影视教育进入大学课堂是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当时开展影视教育的高校数量较少,而且仅仅面对部分系科和专业的学生,所以导致影视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直至 1985 年 4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这才使电影普遍地、大批量地进入我国高等学府,正式地列入高等教育计划,这也对我国影视教育课程的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经过广阔从事电影讨论和教育的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影视教育学科的优势,高等影视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初具规模,很多高等院校已开设了影视鉴赏、影视艺术概论等影视教育课程,我国高等影视教育虽然在蓬勃健康地进展,但还是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教学方法单一性、教学创新点不足,教学观念陈旧等诸多问题,有待改革和创新。 二、影视鉴赏课程定位及意义 影视鉴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素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视觉与听觉相结的过程。通过欣赏影片使学生掌握影视的基础知识,还对影视传达的历史、人文、生态、风俗等都有进一步了解,通过影视鉴赏旨在培育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掌握影视评论的基本写作要领及写作技巧,并通过对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的鉴赏,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培育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与制造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丰富的感情,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育全方位的优秀人才。 三、影视鉴赏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任何教育都应该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高校开设影视鉴赏课目的不是培育艺术家而是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发艺术制造力,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