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创新讨论 摘要: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是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全面提升成本会计教学质量,已成为相关教育者面临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文章就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新形势下的教育进展新方向,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创新 成本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学科课程,相比于财务会计专业中的其他学科课程,成本会计具有计算复杂、实操性强等特征,它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更要培育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鉴于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时代进展视角出发,立足当前学生的进展需要,对新形势下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究与思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深化掌握专业知识。 一、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经验以及教学理念的影响,成本会计教学的方法也相对较为简单,过于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而没有把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机整合,使得老师在开展成本会计教学活动时,墨守成规,即“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呈现。再加上,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都在延续单一的教学模式,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各类现代化专业知识缺乏深化的认识,对社会的进展需求也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更谈不上切实体验和实践。虽然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但是缺乏实打实的专业实践,这使得他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无可避开地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成本会计教学也因此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 二、新形势下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创新的举措 1.构建理论与实践平衡的教学体系 21 世纪的今日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经济时代,时代的变更促使社会各行各业更为注重人才的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有别于学术型、讨论型及技能型人才,其重点在于“应用”,要求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到具体的项目实践中。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是直接面对用人单位的岗位人才需求而定位的,它与相关行业的进展紧密相连,同时服务于当地的经济进展。因此,学校应针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进展,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平衡的教学体系。首先,提高实践教学在成本会计中的比重。假如成本会计课程占据了 4 个课时,那么就可以把实践课程增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