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讨论 【摘要】在系统阐述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表明:一要不断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手段,坚持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高校教学内容为“结果与过程并重”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二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评价指标、多样化的评价模式。深化改革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进展,是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秩序稳定的关键。 【关键词】构建;教学质量;本科高校 高校进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是保障本科高校可持续进展的最基本内容和要求,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育,因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才培育。然而,构成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公正、公平、权威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展水平以及高校的目标和定位,同时也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质量和水平。[1]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施,是确保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性措施。通过科学的分析、有效的监控、准确的评价,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营造高校全员育人环境,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秩序稳定。 一、构建监控与评价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进展的未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目前,在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和讨论中,大多是政府部门组织的,从高校外部进行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如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价、本科教学质量优秀评价、本科教学质量随机评价等,而对于从高校内部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的讨论则相对较少。阿什比勋爵(EfieAshby)指出:“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因此,对高校教学质量内部评价的讨论是一项必要而迫切的工作。尤其是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进展,近些年,国内外权威的医学教育机构讨论、制定了一些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包括“2001 年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24 年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2024 年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以及 2024 年我国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等等。[2-4]通过这些医学教育标准我们不难看出,对医学高校培育医学生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内容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从而培育医学人才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