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困境与路径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进展,高校老师队伍数量的不断增加,部分高校老师出现“四化”(职业道德虚化、育人意识退化、敬业精神弱化、利益追求腐化)等职业道德建设下滑的现实困境,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质量。因此,仔细思考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科学内涵,深化剖析目前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困境,科学提出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困境;立德树人 加强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深化贯彻立德树人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指明了今后中国教育改革进展的方向,而且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进展,高校老师队伍数量的不断增加,部分高校老师出现“四化”(职业道德虚化、育人意识退化、敬业精神弱化、利益追求腐化)等职业道德修养下滑的现实困境,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质量。鉴于此,仔细思考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科学内涵,深化剖析目前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困境,从高校老师自身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用高校老师的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质量,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 通过 CNKI 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与梳理,可以发现关于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界定,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关玫玫(2024)认为,老师职业道德是指老师在处理师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等关系中需要遵守的老师职业道德。王鹏(2024)认为高校老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老师在工作过程中与学生之间、高校老师之间关系的处理,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观念意识。李宜江(2024)认为,高校老师职业道德是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为学生树立的榜样所形成的职业品德法律规范。综上所述,学者们关于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的界定核心在于强调“关系”以及“法律规范”,因此,笔者结合学者们的界定,对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也有一点自己的总结与思考。笔者认为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主要是指高校老师在从事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准则法律规范的总和。在高等教育改革与进展的转型时期,加强高校老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是改革的需要,也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