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的讨论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营销思想在高等教育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增强。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营销管理的讨论现状、意义讨论了营销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紧接着回顾了其理论基础,总结了营销管理模式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通过专业设置、名师、人本管理和公共关系的高校营销整合策略,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营销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育营销; 管理模式; 进展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由于社会经济进展计划,各类人才需求计划,高等教育事业进展计划,高等院校招生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用人单位按计划接受统分毕业生一系列计划组成,这种运行机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进展,这种教育模式专业面设置窄等特点,造成了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不能与社会经济进展相适应。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接下来,经过高等院校运营自主权逐渐扩大,高等教育需求空间的膨胀,市场竞争呼唤高校营销式管理,加入 WTO 后中国高校营销环境的变革,营销理论与实践的高级化和专门化进展等一系列运行机制,逐渐建立起了高校教育营销理念。对高等教育营销模式的讨论,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信息对等,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实力,有效完成社会使命。 一、高等教育营销管理讨论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营销的管理思想还属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才被提及,讨论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讨论,从目标市场策略,促销策略,对高校招生的市场营销理论讨论,从革新就业营销观念,毕业生适应性分析,公共关系策略三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市场营销理论讨论。总体上讲,还是零星的和不系统的,局部化、表层化为主,不够深化,讨论方法也主要以定性方法为主,尚未形成跨学科的系统的基础理论。 二、高等教育营销管理相关理论 高等教育营销管理讨论主要涉及到顾客价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对于顾客价值理论的讨论主要包括“顾客价值”与“价值顾客”,顾客价值理论的进展,顾客满意理论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