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城市文化进展讨论 一、沈阳城市文化进展概况 (一)沈阳城市文化的进展历史。沈阳城市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沈阳已是燕国的重镇,肃慎、东胡族活跃于沈阳地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中国分为 36 个郡,沈阳在当时被称为辽东郡,到了西汉时期,沈阳的城市轮廓初步展现,被称作“侯城”,接着进入大唐时期,沈阳又改为“沈州”,逐渐修筑土城和不断进展生产,即使金太祖攻占于此,也一直沿用“沈洲”的名字,直至 1296 年元代的后期,才改沈州为“沈阳路”,属于辽阳行省管辖范围。因为沈阳地处沈水(浑河)的北面,根据中国传统的方位理论“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所以最终将沈洲改为“沈阳”,从此,沈阳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当然,这段时间沈阳的名字也有一些小的变化插曲。据史料记载,1625 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自己的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同时大修土木,并开始修建皇宫,这就是现代我们所看到的“沈阳故宫”,可是在 1643 年清太宗皇太极不知何故,也许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得到巩固和进展壮大,又将沈阳改为“盛京”,到了 1644 年,由于清朝把首都迁到了北京,沈阳只有作为北京的陪都了,又因为清朝崇尚“奉天承运”的理念,就在沈阳设了奉天府,所以又把沈阳改为“奉天”,辛亥革命的 1911 年奉系军阀统治沈阳,并把沈阳作为自己的首府。沈阳首次称为“沈阳市”的时间是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将“奉天市”改为“沈阳市”,沈阳的名字已有 702 年的历史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沈阳的城市文化也得到相应的进展和变化。(二)沈阳城市历史文化的代表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指人类在漫长进展过程中,为适应各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所制造出的各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信仰”。伴随着沈阳世界级文化的申遗成功,沈阳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也在各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发生着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信仰、生产和生活。城市文化的变化,也带来了的城市文化的大进展,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沈阳是除了北京之外的全国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除北京之外最多的城市,由此可见一斑。目前,沈阳的历史文化遗产共有三处世界级文化保护单位。一是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二是沈阳北陵(又称“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墓,是现代园林艺术与清朝皇陵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