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校园安全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则是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校园存在学校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重视度不够、安全观和防范安全问题的能力不足、安全文化教育较为缺失、安全文化建设保障不足等问题。强调要突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呼吁学校要通过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大学生安全文化教育、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保障等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推动各项安全工作,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1]。校园安全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则是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一)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是人类进展的永恒主题。群体安全文化是单位和个人中的一系列安全素养和关切度的集和,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差异。校园安全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为预防在教育教学、学术讨论、校园生活等方面出现意外事故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别文化,目的是为了确保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以及国家财产安全[2],确定学校的安全管理方向,有效地提高师生的安全素养,也为各个高校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根本保障。(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有维护环境、自我防护、自我约束、协调联动等功能,其目的是创建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强化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开重特大事故发生,使校园安全基础更加稳固。1.维护环境功能。环境影响力和教育感召力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关注重点,师生的身心需求和其他因素能促进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传播。将安全文化概念融入到师生的行为意识里,会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加强安全素养,提高防范和应对技能。2.自我防护功能。师生在校园安全文化的影响下,能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态度,提高安全防护行为,形成安全的自觉性和警觉的意识性,自主防护自身财产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性。3.自我约束功能。安全文化和安全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意识主导安全行为。信念和价值观决定责任和使命感的形成,使人主动地维护安全,形成“我要安全”的意识形态。校园安全文化融合了教育和人生的价值,引导和法律规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