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病理学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互联网+教育”是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旨在提高办学质量,培育信息化时代社会需要的高素养人才。因此,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高校病理学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不断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进展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传统教学;病理学;教学模式 一、引言 “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教育,与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期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培育信息化社会需要的高素养、有用型、创新型人才。医学教育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进入医学教学课堂,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病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病理学教学模式实施 该讨论结合“互联网+教育”条件,设计线下以老师为主导,线上以学生为主导,避开“灌输式”教学,以调动学生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展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病理学教学模式由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中老师授课阶段和课后作业阶段三阶段组成,针对每个学习阶段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实行多种检查方法,促进和落实学生学习任务和目标。1.课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是主动认识知识,学习知识,而不应该是被动式的灌输学习。教育心理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认为成人主动学习具有内在动因和问题为导向的特点,具体包括需求导向、反馈实践,追寻意义,自我导向,围绕任务。因此,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在课前一周,给学生推送教学资源如课件、微视频资料、相关精品资源共享课链接、案例资料、学科前沿进展动态延伸等内容,提供给学习主动认识知识、学习知识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推送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外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根据自身基础和兴趣,选择性地预习与学习。针对案例资料中的超纲内容,推送相应的网上自主学习链接,假如有疑惑,可以通过QQ、微信或微信公众号“答疑解惑”栏,向老师寻求解答。鼓舞学生在微信公众号“答疑解惑”栏中提出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及解答,其他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