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档案内涵及法律规范化管理 摘要: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不断深化和进展,科研工作对科研档案的法律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整理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内涵和作用、归档范围等,提出了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科研人员归档意识、提高科研档案利用率、保证科研档案完整性等手段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法律规范化。 关键词:高校;科研档案;法律规范化 1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及作用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讨论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科技储备的一种形式,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它真实地记述了科研、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及有关科研人员的科技思想、方法和经验,具有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同时具有法律凭证、促进沟通、提供资源再开发利用物质基础等作用。 2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 对于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必须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以利开发利用。目前,根据《科学技术讨论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87)》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包括五个阶段,即科研准备、讨论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 2.1 科研准备阶段 许多档案工作者会忽略此阶段的档案收集,往往此阶段的资料又存在一些重要信息。如:项目申报通知,项目申报书(含经费预算)、项目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等文件。 2.2 讨论实验阶段 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各类录音或录像资料、照片,电子或纸质笔记等),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设计文件、图纸,关键工艺文件,重要的来往技术文件等,同时,应注意收集项目的年度进展报告。 2.3 总结鉴定验收阶段 工作总结,科研报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专著),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决算材料、验收材料的整套文件。 2.4 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 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获奖证书、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 2.5 推广应用阶段 推广应用方案、总结,扩大生产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生产定型鉴定材料,转让合同,用户反馈意见等。根据教育部令第 27号文件:《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科研类档案应当在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归档。 3 科研档案的法律规范化管理 3.1 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