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养教育建设实践与思考探究论文 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学生的特点是具有进展潜能的宽阔性和不确定性。 我校作为天津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先进单位,不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通过由天津市科委资助的“天津市实验中学科学素养教育综合示范校建设”实践讨论,培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建立健全科学素养教育机构,营造科学素养教育氛围 1.“文化”、“理念”引领,构建科学素养教育生态环境。 “求真求实,思学思新”是实验中学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终身进展奠基,培育具有良好个性的全面进展的人”是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科学素养教育的生态环境。 2.构建教育管理体系,为科学素养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 成立科学素养教育领导小组,设立科学素养教育工作例会制,建立科学素养教育进展性评价机制,学校科技教育协会不断吸纳新的科技教育老师,几乎涵盖中学所有学科,形成科技教育骨干老师团队。 3.完善软、硬件建设,为科学素养教育搭建平台。 软件建设上,为提高我校科学素养教育老师队伍的素养及教学水平,我们实行“请进来”、“走出去”、“顾问制”等方式,先后邀请北京市天文馆,天津市气象局、地震局、环保局等部门的专家到我校做专题讲座,并聘请北京市天文馆景海荣副馆长、天津市科技馆李玉明馆长作为我校科学素养教育的“首席顾问”。同时,先后派 56 人次参加由华东师大霍益萍教授主持、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师训计划”,并选派老师赴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家进行学访,旨在培育一支高素养的科学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硬件建设上,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建设了“紫微垣天文讨论室”、“生物创新实验室”等 33 间创新实验室,为科学素养教育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创建具有实验中学特色、高效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系 1.多学科交叉渗透,构建科学素养教育课程研发体系。 各学科老师深挖与科学素养教育有关的内容,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科学素养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中内含着科技创新教育的潜能,在活动中自然地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 3.科学素养教育与校本课程、讨论性学习的整合。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注重对科学素养教育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的课程的开发,根据我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