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 摘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在教育各方面的改革以及初见成效,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各大高校需要创新行政管理机制,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法律规范化。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十三五”要求下,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 高校行政管理是帮助学校维持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高校的管理。因此,各高校需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以维护高校秩序。 一、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不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从根本上是对高校的科研工作进行服务和管理,并对学生和老师的科研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提高高校的科研质量、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而当前高校存在着分工不合理的情况,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分工过细,部门和部门之间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没有全局观和长远目光。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与政府机关管理体系相仿,采纳“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部门冗员现象严重,陈旧的机制使得高校管理工作信息渠道不畅通,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存在。(二)高校管理人员对工作职责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高校管理工作具有维持高校正常运作的作用,而当前一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存在着对高校管理工作不重视,认为“只有教不了书的人才去做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工作并不重视,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相比,福利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与科研人员相差较大。同时,还有着一部分行政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高校行政管理者常常以命令者姿态自居,要求老师和学生服从自己的指令,压制老师和学生的合理权利需求,过于强调管理工作的法律规范性和程序性,缺乏灵活性和制造性。(三)管理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由于各大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相比高校老师学历较低,年龄较大,职称普遍偏低,因此,高校老师和学生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轻视。一些高校管理人员采纳“返聘”模式,年龄较大,大多在年轻时从事的是其他工作,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都较为低下。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老师兼任,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同时,老师除管理工作外,还要兼顾自身的教学工作和科学讨论,缺乏行政管理时间。因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