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模式讨论 【摘要】财务共享服务通过集中化处理企业集团及其下属分公司的同质性、日常性财务管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受到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的青睐,同时也对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着重讨论了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重构:首先,总结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对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提出的新要求;其次,基于培育导向、培育目标和实现策略三个方面,构建了“333”型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新模式;最后,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优化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上述人才培育新模式实现的策略。 【关键词】财务共享;培育模式;财会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全球的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型企业集团、大型跨国公司随着企业间并购的增多而高速进展。然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了下属分支机构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分散式组织管理模式逐渐表现出了管理成本极速增长、集团与分支机构协调难度大、流程效率低下以及规模不经济等问题。这些问题分散在企业运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组织部门,其中,财务管理部门体现得尤为显著[1]。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亟需一种能够优化组织结构、法律规范业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财务管理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正是源于这一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将企业集团及其下属各个分支机构同质的、日常性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集中处理,以达到法律规范企业集团财务业务流程、提高财务业务处理效率和降低财务业务处理成本的管理目标[2]。 一、文献综述 财务共享服务自兴起以来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大量讨论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当然,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等财务管理活动的实现离不开专业人才培育。因此,近年来,如何培育适应财务共享服务趋势的财务管理人才是我国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探究也成为该讨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裴霞(2024)、田高良等(2024)、任启哲等(2024)都探讨了财务共享服务的进展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推导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具体改革方案[3—5]。王钊在探究财务共享服务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基于财务共享的新型会计人才培育模式,即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