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综合素养分析论文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及意义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律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老师的职业语言。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于 1994 年作出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规定师范院校的老师和毕业生属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对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要求:“老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为此,师范院校的师生应下气力学好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测试站应相应地仔细做好普通话测试工作,这就要求测试员应具备较好的综合素养,保证培训和测试的质量和效应,才能真正把测试工作长期做好,为推广普通话作出有益的贡献。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综合素养的内涵及要求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不能等同于一般基层单位的测试员,应具有更高层次的综合素养。 (一)高尚的工作道德法律规范 这是做好一名合格测试员最首要的因素,这就要求测试员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有事先请假,并自行落实好替补人员,保证测试正常进行;更要求掌握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专心致志,仔细负责地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的质量;还要求态度温柔,富有爱心地询问或解答考生的问题;还要求仔细备课,精心设计和安排,组织和实施好课堂教学,给考生上好考前培训课,为他们的普通话等级考试推波助澜等等。 (二)优良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与水平 假如一个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不具有优良的普通话口语谈吐表现,不具有良好的说普通话的习惯和行为,就不可能赢得学生和老师们的信赖和尊敬,就不配测试员的称号,更谈不上保证培训和测试的质量。 (三)较高的培训水平 培训是促使考生普通话等级考试顺利通过的关键环节。测试员不仅具有测试的职能,而且还具有培训的职责。假如一个测试员只会测试,而不能胜任培训的任务,那就是一个有缺陷的测试员,一个不完全的测试员。假如一个测试员不能上好培训课,那必定引起考生的强烈不满和反感,甚至他们会向测试站提抵抗意见:“收了我们的培训费为什么不派一个好的培训老师来上课?……”所以,一个称职的测试员同时要是一名合格的培训员至关重要。 (四)较强的测试能力 要保证测试的质量,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除了要求测试员有高尚的工作道德,更要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