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队伍培育探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现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创新教育培育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博、专相结合的知识准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培育目标不明确: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与会计专业的区分度不明显;该专业在各个层次的人才培育上差异性不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不到位、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推动互动式教学;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本文从培育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知识和素养要求出发,结合我国高校近几年来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确立创新教育理念、继续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等措施。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是在 1998 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开始招生的,由于该专业应用性强,就业前景看好,许多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作为新办专业,该专业一方面面临优秀师资短缺、办学经验积累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以创新教育培育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进展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其关键在于培育创新人才。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上强调创新性,就是要培育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具有求新求变的热情和偏好。企业理财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未来的财务人员不能总是习惯于按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要不断地增强职业的敏感性和推断能力。立足于现在和未来,笔者认为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 1990 年 9 月发表的状况公告第 1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因此,本科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教会他们具有为获得和保持职业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